失火场景的确定应依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失火风险较大的失火场景作为设定失火场景。如失火发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该疏散出口不可借助、自动灭火系统或排烟系统因为某种缘由而失效等。失火风险较大的失火场景一般为最大概发生,但失火风险未必;或者失火风险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失火场景。
失火场景须能描述失火引燃、增长和受控失火的特点与烟气和火势蔓延的可能渠道、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所有灭火设施有哪些用途、每个失火场景的可能后果。
1.在设计失火时,应剖析和确定建筑物的以下基本状况
①建筑物内的可燃物;
②建筑的结构、布局;
③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
2.在进行建筑物内可燃物的剖析时应着重剖析以下原因
①潜在的引火源;
②可燃物的类型及其燃烧性能;
③可燃物的分布状况;
④可燃物的失火荷载密度。
3.在剖析建筑的结构布局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原因
①失火房间的外形尺寸和内部空间状况;
②失火房间的通风口形状及分布、开启状况;
③房间与相邻房间、相邻楼层及疏散通道的相互关系;
④房间的围护结构构件和材料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隔热性能、毒性性能及发烟性能。
4.剖析和确定建筑物在发生失火时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原因
①建筑物的消防供水状况和建筑物室内外的消火栓灭火系统;
②建筑内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他自动灭火系统的种类与设置场合;
③失火报警系统的种类与设置场合;
④消防队的技术装备、到达火场的时间和灭火控火能力;
⑤烟气控制系统的设置状况。
5.在确定失火进步模型时,应至少考虑下列参数
①初始可燃物对相邻可燃物的引燃特点值和蔓延过程;
②多个可燃物同时燃烧时热释放速率的叠加关系;
③失火的进步时间和失火达到轰燃所需时间;
④灭火系统和消防队对失火进步的控制能力;
⑤通风状况对失火进步的影响因子;
⑥烟气控制系统对失火进步蔓延的影响因子;
⑦失火进步对建筑构件的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