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理解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考哪几科《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剖析》要点,巩固复习成就,记者特编辑了冲刺阶段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模拟试题《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剖析》考试真题部分,期望对你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一题 公路案例
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宽度26m,平均路基高2.5m,沿线地貌种类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在山岭重丘区拟开凿一条隧道,隧道长4500m,埋深50-200m,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沿河村落的居民以河水为饮水源,
高速公路有4km路段伴行一处要紧天然湿地,线路距湿地边缘近期距离为50m,公路以一座大桥跨越A河,河中设3处桥墩,桥下游5km范围内有一县城的饮水源地取水口。
有3km路段沿山盆地从张家庄,李家庄两个村庄中间穿过,道路红线距张家庄前排住宅110m,距李家庄前排住宅27m,声环境近况达1类声环境功能区需要。
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张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6dB、57.6 dB,李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1 dB、63.1 dB。
1、 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地址选择是不是可行?
不可行。
从环保角度来看,拟建桥位下游5公里范围内有取水口,则桥位处可能是该饮用水源地的1、二级保护区,至少可能是准保护区;依据《中国水污染防治法》,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供水无关的设施。该工程也没进行线位比选,假如建设该大桥,施工期因为需在该河设置桥墩,若手段不当,或许会对下游取水口导致不利影响;营运期存在运输危险品汽车事故的环境风险,则会对水源地水质导致污染,直接影响县城居民饮水。
2、 给出本题目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关注隧道工程对洞顶天然次生林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因为隧道施工抽排水会不会致使水位降低,隧道影响山体地下水径流与补排而影响次生林的成长;
隧道弃渣的借助及弃渣场地址选择与占地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及其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山脚下有居民饮用水源小河,弃渣若弃入小河河道,则对居民饮用导致不利影响;
隧道施工会不会导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加剧生态破坏;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
隧道工程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问题;
隧道施工中的职员活动及机械噪声对周围野生动物的影响。
关注隧道对山体石灰岩含水层地下水水文特点的影响,包含水位、补排及径流等的影响等,尤其是因为隧道工程建设对山脚下小河的影响,导致山体向小河补给量降低,进而影响山脚下以小河作为饮用水源的居民的供水困难。
3、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什么手段?
该湿地为要紧的天然湿地,施工时不能在其保护范围内设置各类临时用地,包含取土场、弃土场、施工营地、物料堆放场、沥青拌合站等。
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置设施不设在湿地范围内。
运输便道尽可能离得远远的湿地。
施工所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堆放场及处置站离得远远的湿地。
4、分不要说明声环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张家庄适用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因其在红线45±5m范围外,且为居民集中区,依据《声环境水平标准》适合作为1类功能区。
李家庄包含前排在内的红线45±5m范围内居民适用于4a类声环境功能区,红线45±5m范围外适用于2 类功能区。由于李庄村规模较小,且前排坐落于红线范围内,应视不同状况划分,依据《声环境水平标准》及声功能区划分技术需要,分别适用于4a类和2类。
是的实质状况常常不符。交通干线两侧红线范围内实行4a类,而范围外实行2类,是没道理的。我觉得老百姓也是不可以赞同的,同一个生活区,本来项目未建前大家是同样的生活环境,项目建设给大家如此分类,承受不一样的噪声影响。如何能说的过去?但考试就是如此的。)
5、简要说明对李家庄需采取的噪声防治手段?
搬迁,尤其是前排距离红线肯定范围内受影响的住宅。
安装声屏障,或公路声屏障+居民通风隔声窗。
前排房子功能转换,如住宅转变为商用;后排如超标再安装通风隔声窗。
除此之外,本段公路还应考虑建设为低噪声路面,与居民区之间的空闲地予以乔、灌、草搭配,密植绿化。
第二题 油田验收案例
某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25年3月获得批复。现在,该工程已试运行3个月,现对其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该工程处于半干旱区域,地区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零星分布有湿地,有少量天然草本植物,无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该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工程开发面积32km^2,设计产能2.0×10^5t/a。敷设地下集油管线长度140km,建设联合站3座,全年生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联合站废水COD的排放总量为11t/a。联合站污水处置装置稳定运行,月均排放废水1.5×10^4m^3。出水COD实测浓度70mg/L,出水排入一天然湿地。湿地与一河流连通,河流为III类水体。COD排放浓度限值为100mg/L。经测算,天然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约36d,COD的去除率为20%。联合站设2×2.8MW燃油锅炉,1用1备。锅炉房烟囱高35m,实测SO2排放量为420mg/Nm^3。联合站东边有一村庄。两者相距90m。村庄最高建筑物高15m,距离锅炉房烟囱近期距离130m。
问题:
1、锅炉房SO2排放是不是满足环境保护需要?说明理由。
满足环保需要。
尽管锅炉实测浓度达标;排气筒符合锅炉房总吨位的高度需要;排气筒高度比周围最高建筑物高度大大高出3米之上;联合站不在东边村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锅炉排放的大方污染物对周围居民的环境空风韵量影响较小。
(既然进行的是验收监测,就应该是在符合负荷需要或调节后符合负荷的状况下进行的,题干没提供过剩空气系数,即便考虑过剩空气系数,浓度也是可以达标排放的,再说也不可能无原则地人为鼓入太多的空气。题干也没提供总量控制指标的任何信息,不必延伸考虑。尽管有3座联合站,确实应该给出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