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造师考试网首页 > 资讯 > 城市规划师 > 正文

城市规划师:中国建筑与景观的特点的道路

点击数:386 发布时间:2025-08-19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城市规划师:中国建筑与景观的特点的道路

作为一个建筑或景观设计师的痛苦莫过于甲方或同行的评议专家们需要作品要有特点,更具体地说是所谓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而当大家在苦苦追求这种“特点”可能评判者觉得作品已具备这种特点时,事实上特点已同大家擦肩而过。这就是为何大江南北所谓特点的建筑或城市大都不是设计师们的功劳,而那些泛滥成灾的、作为特点来追求的建筑和景观恰恰使大家的城市变得丑陋、杂乱和千篇一律。于是乎追求特点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没计师们的责任也在日益加重,苦难日渐其深。
在这探寻特点的旅程中,渠道之一是在传统中挖掘,好像从粱思成先生开始就认准了大屋顶的民族特点,直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城内出现的很多“穿西服”的“瓜皮帽”,并美之名曰“夺回古都风貌”。近期又在很多城市的建筑与景观建筑中强调所谓“平改坡”与给整座城市统肯定色调。更有甚者,有人倡导将西安古城恢复到明清风格。大家好像从秦始皇和康熙大帝的城市模式中找到了建筑与景观特点的路子。这不禁使人想起五至八个世纪以前欧洲人从古罗马的废墟中找到了他们觉得理想的建筑与城市的模式,也让人想起19世纪末美国人又从欧洲腐朽的路易十四等君主们留下的城市中找到了同样的建筑和城市特点:古希腊的柱头和罗马的穹顶,还有白色的石材装饰。尽管这类来自废墟的腐朽不堪的建筑形式并未能在一个民主国家里延续太久,并非常快被朝气蓬勃的现代风格所抛弃,但它们却好似一个不散的幽灵,时不时在世界各地显形。在1929年罗马召开的居住和城市规划联合会大会上,墨索里尼号召“在五年时间里,罗马需要向全世界人展示其辉煌与风采——宏伟、规整、强大,好似Augustus年代的罗马”(见Hall,1997,P197)。墨索里尼同时下令在Marcellus剧院、Capitoline Hill及万神殿周围创造大片的广场、其他所有围绕它们的、不是罗马兴盛年代的建筑全部清除。所幸的是,传统的有机和混乱、多方的牵制,加上官员们的腐败,使规划未能附诸推行,罗马得以幸存。同欧美寻求城市与建筑特点的路程一样,来自中国农业年代的和充满封建腐朽烙印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仍在不断以“传统”的名义和“出色”的姿态干扰着新一代的设计师们的创造。

中国建造师考试网是目前国内线上教育服务平台之一,一直以教育产品品质、用户体验为使命,不断创新技术并应用于教学,打造独家精品课程内容,倾力打造易用、实用型学习平台,传递知识与梦想。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建造师考试网(https://www.gwweb3.com/)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中国建造师考试网(https://www.gwweb3.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